近日,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印发《漳州市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将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和依据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共福建省委 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福建省工业领域“1+N”碳达峰实施方案编制》及《漳州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市工信局牵头会同相关部门立足漳州市石化化工产业发展实际,制定了本《实施方案》,作为漳州市工业领域碳达峰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指导石化化工行业有序开展碳达峰工作。
二、主要内容
《方案》包括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组织实施四个部分。
(一)总体要求
一是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其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节能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统筹稳增长和调结构,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低碳技术创新,大力推进节能降碳,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序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全力推行绿色制造,推动数字技术赋能石化化工绿色低碳发展,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二是基本原则。一是稳妥有序,系统推进。全面准确认识碳达峰行动对漳州市石化化工行业发展的深远影响,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贯穿产业链全过程和各环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稳步推进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二是创新驱动、目标导向。强化科技创新,注重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坚持把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全面绿色转型的总体导向,全面统领节能降碳和资源高效利用。三是源头把控,节约优先。加强企业、行业、地区间产业耦合链接,优化能源结构和原料结构,提升利用效率,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四是双轮驱动,技改先行。完善以节能降碳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绿色低碳技术产品推广应用,提升绿色低碳管理效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企业主体作用,加强节能降碳工艺技术开发,推动重点企业实施技术改造。
三是主要目标。分为“十四五”目标和“十五五”目标。一是“十四五”目标。“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取得明显进展,石化化工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乙烯、合成氨、烧碱行业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行业整体能效水平明显提升,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二是“十五五”目标。“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和标杆水平进一步提高,行业整体能效水平和碳排放强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2030年,炼油、乙烯、合成氨等主要产品综合能耗进一步降低,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乙醇等短流程合成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绿色关键技术取得关键突破,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如期达成碳达峰目标。到2030年,炼化一体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建炼化一体化项目成品油产量占原油加工量比例降至30%以下。
(二)主要任务
一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低碳体系。制定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深化标杆引领促进能效提升、强化能效约束淘汰落后产能四项措施。
一方面以产业集群化、区域协同化发展为主线,推动石化化工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推动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按照“少油多化、减油增化、高端化发展”的原则,坚持“炼化一体化”发展方向,重点打造古雷世界级绿色生态石化产业基地。另一方面,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版)》有关限制,严格能效约束,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石化化工行业节能降碳行动。引导企业技术改造,严格落实能耗、排放等强制性标准和设备淘汰目录要求,依法依规淘汰不达标设备,加快推进老旧化工装置更新,提升能源与资源利用率,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二是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提升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制定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推动终端用能电气化、提高企业用电灵活性、开展原料低碳化替代四项措施。因地制宜推动风电、光伏、核能等清洁能源的应用,逐步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促进石化化工行业绿色电力消费,以就近大规模高比例消纳可再生能源为导向,逐步提升绿色电力使用比例。支持古雷石化基地等具备条件的化工园区开展分布式光伏、高效热泵、余热余压利用、智慧能源管控等一体化系统开发运行,推进多能高效互补利用。加快推进低碳原料替代,探索采用可再生生物质、非载能原料、二氧化碳等低碳原料替代部分化石能源原料。引导烯烃原料轻质化,利用轻烃、液化气等低碳原料生产烯烃及下游产品,合理引导化工原料用气增长,实现源头降碳。
三是开展绿色技术改造,促进关键环节降碳。制定推广应用先进节能降碳技术、工艺、产品和装备、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推广先进适用低碳技术三项措施。聚焦石化化工行业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积极推广先进节能、节水、节材技术和工艺,高效组织生产与使用能源,实现技术节能与管理节能双重效益。强化源头减量、过程控制和末端高效治理的系统减污理念,推动企业持续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探索低碳技术推广新机制,促进先进适用的石化化工低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推广应用。
四是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引领产业低碳发展。制定强化绿色制造标杆引领、稳步扩大绿色制造体系规模、建设数字化能碳管理体系三项措施。围绕石化化工重点领域和地区,以古雷石化基地为重点,持续推进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企业建设;逐步扩大提升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企业、绿色设计产品与绿色园区的数量和质量;鼓励建设“绿色低碳”产业大数据平台,积极评选绿色制造试点示范单位,提升石化化工行业碳排放的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管控水平。
五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增效降碳。制定加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推行循环生产方式、推进水资源节约利用三项措施。以高值化、规模化、集约化利用为重点,推动废催化剂等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健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加大磷石膏、废塑料、废轮胎等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推广。延伸再生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条,推动废塑料、废旧轮胎等再生资源高值利用,提升再生资源对原生资源的替代比例;鼓励企业开展资源利用评价,开展余热余压及挥发油气回收利用,提高副产物综合利用效率;严格实行区域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强化节水约束性指标管理。
六是加快低碳技术创新,开拓技术减碳空间。制定加强前沿技术开发应用、推动数字技术与石化化工降碳融合发展二项措施。针对炼油、乙烯、对二甲苯、合成氨等重点行业,加大前沿节能降碳工艺技术装备遴选和推广力度;实施工艺深度脱碳、原燃料替代、工业流程再造、电气化改造、二氧化碳回收与循环利用等低碳技术示范工程;支持数字化、智能化工厂改造,推动数字技术赋能石化化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鼓励数字化低碳解决方案应用推广;持续加大能源管控中心建设力度,加快建设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加强能耗预警预报。
(三)保障措施
一是加大要素保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强碳减排政策激励,加大对技术改造转型升级、节能降碳、高效新材料、绿色低碳安全生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项目的政策支持;支持金融机构向碳减排效应显著的重点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融资,加大对碳达峰工作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
二是建立健全标准体系。以减污降碳、循环利用为重点,落实国家、省石化化工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标准体系。探索生物基材料、生物可降解塑料、再生塑料材料评价标识管理体系,推动绿色用能及碳排放监测评价体系建设。
三是加强示范引领。积极培育一批节能降碳示范项目,树立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绿色低碳标杆企业和园区,构建全生命周期绿色制造体系,提高石化化工行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
四是完善市场机制。依托福建省作为全国碳排放交易试点的基础和优势,积极参与福建省石化化工行业碳交易体系建设。探索碳排放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推动能源要素向优质项目、企业、产业流动和聚集。通过差别电价、节能监察、环保执法等手段加大市场调节、督促落实力度,引导能效水平落后的产能有序退出。
五是加强交流合作。加强闽台石化产业合作,引进台湾优势石化产品的生产工艺,依托古雷石化基地台商投资项目核准特殊政策,承接台湾已具有较高发展水平的石化项目落地。重点加强与台湾石化企业在精细化学品领域的合作,发展含氟精细化学品、电子化学品等高端化工产业。
(四)组织实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按照碳达峰重点建设项目清单,统筹管理项目落实情况,加强战略谋划、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确保如期达成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目标。
二是落实主体责任。充分认识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加大对石化化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支持力度,确保各项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强化企业责任意识,积极采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组织开展碳达峰先行示范,探索有效模式和有益经验。
三是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专业组织、新闻媒体等渠道,多渠道多形式组织宣传教育,加强节能减碳政策解读,推介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鼓励国有企业、行业骨干企业定期开展公众开放等活动,增强公众认同感,提高公众参与度;引导建立绿色生产消费模式,为石化化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解读机构: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解 读 人:石化工业科 周海生
联系电话:0596-2022841